多晶硅期权适合哪些行业做_有哪些实际的用途
2025-07-21 13:17:28
摘要 2024年底,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多晶硅期权,这一新能源金属衍生品迅速成为光伏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与消费国,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多晶硅期权凭借其灵活性和低成本优势,为光伏及关联行业提供了精准的风险对冲方案。
2024年底,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
多晶硅期权,这一新能源金属衍生品迅速成为光伏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作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与消费国,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转型,多晶硅期权凭借其灵活性和低成本优势,为光伏及关联行业提供了精准的风险对冲方案。
一、多晶硅期权的核心适用行业
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生产企业
作为价格波动的主要承受者,多晶硅企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等风险。例如,2024年行业亏损加剧,通威股份亏损超70亿元,大全能源亏损超27亿元。通过卖出看涨期权,企业可在价格下跌时获得权利金补偿,同时保留价格上涨的潜在收益;或通过买入看跌期权锁定最低销售价,避免“跌破成本线”的极端亏损。
光伏产业链中游:硅片与电池片制造商
硅片企业需提前锁定多晶硅采购成本。例如,某企业预计3个月后采购1000吨多晶硅,可通过买入看涨期权支付少量权利金,若价格上涨则期权盈利抵消成本增加,若价格下跌则现货采购成本降低,整体成本可控。
光伏产业链下游:组件制造商与电站投资方
组件价格受多晶硅波动直接影响,电站投资回报率与组件成本挂钩。通过期权组合策略,企业可间接锁定组件成本,确保项目收益。例如,某电站企业通过买入多晶硅看跌期权,对冲组件价格下跌风险,稳定投资回报。
贸易商与供应链企业
贸易商持有大量多晶硅库存,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巨额亏损。通过卖出期货合约+买入看跌期权的“保护性策略”,贸易商可在价格下跌时获得期权赔偿,同时期货盈利弥补现货损失,实现库存价值保护。
二、多晶硅期权的四大实际用途
低成本风险对冲
期权买方仅需支付权利金(如42元/吨),即可获得价格波动收益权。例如,2025年7月某期权合约单日暴涨538%,买方以42元/吨权利金锁定35000元/吨行权价,最终期权收益达268元/吨,完美对冲现货采购成本风险。
灵活套保策略设计
买入看涨期权:锁定采购成本上限,适合需求方。
买入看跌期权:锁定销售价格下限,适合供应方。
跨式/宽跨式组合:在波动率较高时,同时买入看涨和看跌期权,捕捉价格大幅波动收益。
含权贸易:将期权嵌入现货合同,如“延迟点价+看涨期权”,允许买方在未来某时间点以约定价格采购,同时获得价格下跌保护。
资金效率优化
期权交易仅需缴纳保证金,企业可用较少资金管理更大风险。例如,某企业通过期权替代部分期货头寸,降低保证金占用30%,释放流动性用于技术研发或产能扩张。
政策与市场博弈工具
在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下,多晶硅期权成为企业应对产能出清、价格管制的关键工具。例如,行业协会要求硅片环节报价不得低于完全成本,企业可通过期权对冲政策执行力度变化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三、典型案例:期权如何助力企业穿越周期
案例1:新疆某硅料企业减产避险
2025年6月,新疆某企业因突发减产导致供应紧张,通过买入看涨期权锁定未来3个月采购成本,同时卖出看跌期权获得额外收入,最终在现货价格上涨12%的情况下,期权组合盈利抵消了减产带来的部分损失。
案例2:厦门象屿新能源的含权贸易创新
作为头部供应链企业,厦门象屿新能源推出“累购/累沽+期权”方案,允许客户在约定价格区间内分期采购多晶硅,并嵌入看涨期权保护。2025年上半年,该模式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8%,同时企业自身期权收益增长15%。
四、未来展望:期权市场与产业升级共振
随着广期所多晶硅期权流动性提升,产业企业参与度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7月,多晶硅期权日均成交量超13万手,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超60%,表明期权已成为光伏企业风险管理“标配”。未来,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多晶硅期权将进一步助力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迭代,成为构建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金融基础设施。
结语:多晶硅期权不仅是价格波动的“缓冲垫”,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对于光伏及关联企业而言,掌握期权工具的运用,意味着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跨越。